2018-08-28 11:06:46
是争享盛宴?还是抢食残羹?摆在中国润滑油企业面前的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据保守统计,中国的润滑油市场需求每年达到500万~600万吨,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润滑油第二大需求国,而在欧洲市场需求下降,北美市场增速几近停滞的背景下,中国每年4%~5%的增长速度也让众多油企趋之若鹜。
巨大的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则是喜忧参半——占据80%的市场份额,但是却只能分食20%的商业利润——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国内企业一度以价格厮杀来挣扎求生。“大家都竞相大放血,没有谁敢比血多”的评论足以见得竞争的惨烈程度;而在原油价格持续升高的一段时期,国内个别企业更是不乏出现原料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的蚀本惨况。
业内人士曾经一再强调“中国润滑油企业一定要争取合理的利润空间,否则会损伤整个行业发展。”
据润滑油90%以上的生产成本来自于原材料,这部分的成本消耗是刚性的、很难削减,这也就意味着,润滑油的价格降低极少能通过相应的成本降低得以转移,单纯降价只能造成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价格战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企业、客户、消费者甚至整个行业的多败俱伤。以最近发生的多起风机质量事故为例,低价中标使企业无利可图,只能以次充好,以牺牲质量、无视风险的代价支撑价格拼杀。
因此,是时候来反思一下“价格战”的竞争模式了:价格战可以短期卖出产品,但无法长期赢得客户;可以暂时赢得市场,但无法巩固品牌商业地位;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却无法持续获得生命力。经历价格战洗礼的诸多润滑油品牌更加清楚其中的“弊大于利”,也更能理解品牌的分量。传统的制造领域也应该吸纳苹果公司的模式——提高产品的品牌力。尽管我们的产品可能不会像苹果那么有个性,但是创新的理念是一样的。
“价值战才是行业竞争的重中之重,品牌既是战略的事情,也是企业寻求市场突破的关键战术途径。
相关分析指出,燃料的经济性要求、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发动机的技术革新及行车时的故障解决等都将推动润滑油向更高规格发展,高端市场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必争之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企业现在不去考虑如何吃肉,恐怕到时候连汤都难以喝到。
2018-08-28 11:25:03
2011年全球经济普遍出现复苏趋势,石油需求量随之有了新的增长,又因局部地区的政局动荡等多重因素,国际石油价格始终处于高位震荡;进入2月份以来攀升趋势更加明显,后市有继续拉升的可能。国际许多知名机构纷纷提升原油价格的预期,高油价,将成为常态。 生产润滑油的基础油源于石油炼制而成。由于世界原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基础油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作为润滑油主要生产原材料的基础油价格持续走高,给润滑油生产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据润滑油行业资深人士张先生分析: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由于基础油占成品润滑油...
2018-08-28 11:48:30
自去年11月份以来,原油一路高涨后居高不下,国内两家炼厂转型不再生产基础油,抚顺炼厂爆炸;国内基础油产量由380万吨/年降为2011年的250-280万吨/年;国际亚太区六家炼厂检修;国内外基础油需求也日增月增,添加剂及运输成本、运营成本一直走上坡路,海外润滑油品牌也多家多次涨价,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更是全球一片“涨”声。 目前,受基础油资源紧缺的影响,国际、国内基础油和添加剂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润滑油产品成本急剧上升。受此影响,国内外各大润滑油品牌纷纷上调价格。壳牌、美孚、BP、嘉实多以及...
2018-08-28 13:23:26
中东地区的动荡,搅动全球原油(98.23,0.95,0.98%)市场心神不宁。第四次“石油危机”是否到来,仍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昨日,由于市场担心世界原油供应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中断,纽约市场原油价格盘中一度超过了100美元/桶。这是2008年10月以来美国原油价格首次达到100美元。23日,伦敦布伦特油价更是一举突破每桶110美元,收于每桶111.25美元。 股市方面,道琼斯指数在周...